上海如何以新质生产力重塑经济引擎?
时间:2025-03-07 16:21:1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 题:上海如何以新质生产力重塑经济引擎?

记者 樊中华

在尖端科技的驱动下,近年来,上海新兴产业的创新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涌向前,新经济动能澎湃。

打“飞的”飞越黄浦江上空,可从另一个角度领略“夜上海”的美;连接长三角多地航站楼的“低空航线”正以全新的模式填补跨省出行的空白。

远在中东地区,上海参与研发的中国新一代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新海鲨”在以每小时疏浚约6000立方米岩土的速度为海外深水港建设“开路”。

近在徐汇滨江,200余家大模型企业竞速疾行,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初具规模,蓄势待发;在临港,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机器人协作下的“流水线”只需70秒就可下线一辆汽车。

新科技,新应用,新赛道,新突破。2024年,无数诸如此类的“缩影”成为上海经济增长再创新高的生动注脚。过去10年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GDP比重从15%增至43%以上的上扬曲线则更加清晰地勾勒出其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经济引擎的决心与成效。

上海参与研发的我国全新一代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新海鲨”正在开展人工岛的吹填作业。 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硬核实力造就增长“加速度”

近年来,以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两大转型为引领,上海完成了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四大新赛道、六大未来产业的梯度布局,构建起了根基深厚、目标鲜明、相辅相成的产业生态,为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跑出‘加速度’的‘双轮驱动’,在上海GDP持续增长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建华认为,上海在此方面具有“站位高、体系化、超前性、后劲足”的明显优势,瞄准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最前沿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并正在进入投入产出收获期。

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黑湖科技迄今已助力3.2万余家中小微工厂上线小工单,大幅提升了逾4000家大中型工厂生产协作的柔性程度。黑湖科技透露,近两年来,能明显感受到工业企业对于数字化的接受度在提升,需求在增加。这一是由于新消费模式与营销方式的变革倒逼生产模式革新,二是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掀起了“链式”转型浪潮,三是政府从政策资金、数字化平台建设、“链主”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

鼎捷数智执行副总裁刘波也表示,上海积极支持企业的智能产线建设和智造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数智化转型创新方案走入更多企业创造了肥沃的政策土壤。未来,企业一方面将持续通过全链化数字化转型方案助力产业建链、稳链、强链,另一方面也将为上海制造企业提供从战略规划到平台底座支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出海。

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应用水平从32.0提高到41.5,应用普及率从18.1%提高到33.7%,位居全国前列;32个平台相关营业收入超过336.5亿元,实际服务超过116万家企业,链接超过1059万台工业设备。

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内,工程师正在训练机器人采集信息。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摄

创新场景助力科技“软着陆”

从2016年为无人驾驶技术落地设立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到2022年建设全国首个具身智能社区,再到连年为元宇宙应用打造25个重大场景……多年来,上海率先发布多项行动方案,开辟城市场景,不断为前沿科技找寻“新落点”,促进最新的科技成果早日转化为发展动能。

如今在上海,人们可在南京东路看一场穿越百年的元宇宙数字演艺,可在一大会址亲临中共一大召开现场进行一次“初心之旅”,医学生、师范生可使用元宇宙科技进行手术训练、教学技能培养,工业元宇宙平台正在赋能新制造……距离“元宇宙元年”短短三四年,这一前沿技术已经“飞入百姓家”。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指出,科技创新从某种逻辑上来说是“供给侧的革新和革命”,上海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全力围绕产业端创新构建起一条贯穿企业、社会、高校、科研机构的新型需求引导的“创新链”。以需求引导供给,是上海近年来着力建设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流水线”。

大量的场景供给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底气”。去年底,工业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上海羚数智能成为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制造业场景建设方之一,其创始人郭文蔚表示,上海开放真实的客户场景,推动了前沿技术的商业化效率,同时政府能高效率分析行业与需求的变化,提出更细化、更有针对性、更落地的实施方案,推出政策的节奏与新技术的发展节奏十分匹配,“政策的连贯性与专业性让我们对持续研发投入更有信心。”

眼下,人工智能再度迎来新发展期。上海围绕智能终端、具身智能、金融、教育、医疗、智能制造、城市治理等“5+6”个垂直领域遴选形成50个重大场景需求清单,加速大模型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与迭代。通过发布全国首台全尺寸开源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成立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搭建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等,加速人形机器人由训练场至实景的应用迁移落地。

鼎捷数智赋能制造业工厂实景。鼎捷数智供图

开放生态滋育未来“新势能”

上海完善的产业结构布局带来的另一重价值是创新生态的开放融合和“有机化”:深厚的产业基础、前瞻的政策引领、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活跃的创新主体等,成为大量前沿科技创新接连诞生、迅速成长的沃土。

这在“上天入海”的未来产业领域有着鲜明体现。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副院长丁国杰介绍,过去一年,上海在可控核聚变、大模型、低空经济、固态电池、超导材料、AI+制药等未来产业的诸多细分领域都实现了技术创新突破,形成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自主研发倾转旋翼电动飞机的创新企业上海时的科技创始合伙人蒋俊表示,目前上海聚集了全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头部创新企业,全国70%的民用航空体系专业人才,并引育了6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完备的产业生态衍生和吸引了更多低空经济创新企业、配套企业聚集,不仅有利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也促进了新兴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定华也表示,上海各级政府帮助企业与周边企业牵线搭桥,促进供应链建设,使公司规模不断增加,供应链伙伴已达到400余家。

不断壮大“耐心资本”,为前沿创新“注能”,也是上海近年来着力完善的生态要素之一。

“作为一家经历多轮融资的企业,我们深刻感受到上海在吸引耐心资本上的努力,”专注于晶圆级光学和光集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鲲游光电董事长林涛称,公司成立9年来,不仅有早期股东仍在给予支持,还有浦东科创投、临港科创投这样的上海国资平台持续加码,都展现了对未来产业的长线支持态度。“上海的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临港新片区的投资平台等,让我们更容易接触到愿意‘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资本,长期资金对于我们这样面临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硬件研发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他说。

开放、共享、合作永远是上海引领创新的主题。就在此前召开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杰指出,面对人工智能快速迭代、模型开源的新趋势,将完善开源开放生态系统,夯实“语料开放+模型开源”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开源社区力量,推动基础模型、算法和数据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构建开放协作、互利共赢的创新环境。(完)

标签:

生活指南
  • 焦点访谈·足迹丨思路更新 市场广阔

    春节期间大家可以阖家团圆,享受假期、休息娱乐,消费也比平时更多

  • 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2025家装厨卫“焕新”政策发布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等6部门办公厅日前发布

  •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2025年两新政策细则落地。商务部等8部门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

  • 蕙质兰心是什么意思啊?气质如兰什么意思?

    蕙质兰心是什么意思啊?蕙质兰心是错误的,正确是蕙心兰质,意思是蕙

  • 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 全员加力促就业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 秋季学期以来,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

  • 挑起百亿产业 重庆小面线下门店数量已超过8.4万家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11月28日,2024重庆小面推广消费季暨第四届

  • 波兰肖邦音乐大学合唱团开启2024中国巡演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波兰肖邦音乐大学合唱团日前在

  • 2024芒果TV《超级推荐官》总决赛正式启动!

    2024年9月12日,《超级推荐官》总决赛选品会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

  • 中国央行开展1年期MLF操作3000亿元 利率下行0.3个百分点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25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

  • 东博会推动中国—东盟来往愈密 民心更近

    中新网南宁9月21日电(黄令妍)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多年来

  • 天天要闻:商务部:第三届数贸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中新网9月18日电 9月18日,国新办就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有关

  • 打造企业家深度社交平台 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9月12日下午,最新一期2024年银城智谷明星企业家系列活动如期举办,

  • “悟空”带火铁佛寺 小城文旅借势“悟”新机

    中新网晋城9月5日电 题:悟空带火铁佛寺 小城文旅借势悟新机作者

  •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700米码头沉箱安装完成

    中新网海口9月3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 世界即时:央行发行2024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央行票据

    中新网8月21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人民银行于本周三(8月21日)通过

  • 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从源头遏制火患 拒绝杨树 棉絮的“隐形炸弹”-热推荐

    近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天干物燥,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飘散的杨树棉

  • 民生
    • 争夺人机交互标准制定权 多厂商宣布大模型免费开放使用

    • 破18亿!2025春节档总票房再创新高

    • 全国高校首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成立

    • 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广西南宁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