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问”健康丨清明时节“春困”“春燥”怎么办?食补方子请收好
时间:2025-04-07 17:43:48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朝问健康,健康生活。昨天是清明节。清明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气温回暖并逐渐稳定,降雨增多,自然界生机勃勃,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适当调整。那么,值此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又该注意点啥呢?今天的朝问健康,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清明时节养生的那些事。

清明前后养生“黄金时节”

清三气防湿寒

1.清明时节——清心气

清明祭拜祖先,许多人睹物思人。若长期沉浸在悲伤里,情志抑郁,容易导致阻滞气机而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可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稳定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2.清明时节——清肺气

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温度变化大,此时呼吸系统易受到损伤。每天抽出15分钟进行扩胸伸展运动,深呼吸,多接触新鲜空气,可增强肺功能。

3.清明时节——清肝气

清明时节,容易出现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的情况。因此,养肝的关键不在补,而重在清。应“夜卧早起”,但也不可熬夜。尤其应保证23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的深度睡眠。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清三气很重要,它是调节人体的内脏。经过这一个冬天,温补也好,或者活动的少也好,肝腑内有郁气,体内有浊气,甚至有些湿气,应该都把它排掉,梳理开,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为一年的身体劳作做一个好的调理。

清明时节“春困”“春燥”怎么办?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春燥”反应。“春燥”是春季常见的健康问题。

此外,随着气温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有些人会出现乏力、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那么,针对“春困”“春燥”该怎么办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春燥”原因是三个方面,一个原因是春天的温度高了,如果补充的水分不及时,就会出现“春燥”的感觉;第二个原因,春天往往多风,黏膜水分蒸发比较多,所以春天感到口干,甚至眼干、鼻子干,这也是经常出现的;还有肝气过亢过盛,体内有肝火旺盛也易伤阴。

1.防“春燥”关键在补水

防“春燥”的关键在于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增加水分摄入:每天饮用不少于8杯水(约2000毫升),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湿润度。

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炸食品,以免加重体内燥热。

早晚使用滋润型的护肤品,尤其是在洗脸和洗澡后,应及时涂抹乳液或面霜,以防皮肤干燥。

2.清湿气 防“春困”

清明时节,许多人容易出现“春困”,“春困” 与阳气不足、脾阳虚、湿浊内滞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春季养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肝、健脾、祛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要按照《黄帝内经》里所讲的“晚卧早起”,尽可能地早一点睡,早晨一定要早起,适应自然界的节气,阳气生发,保证好的睡眠是很关键,同时健脾也很关键,我们用一些健脾的中药,脾虚湿重比较明显的,可以用一些中药补中益气、祛湿。

“春困”会让人感觉非常疲惫,因此很多人会每天多睡一会儿。特别提醒大家,其实多睡一会儿并不能缓解春困,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让人感觉更疲劳。

清明节气

食补方子请收好

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潮湿的空气里可能藏着健康隐患。那么,清明节气如何运用传统药膳,养生防病呢?接下来张伯礼院士为您推荐的这个食补方子请收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这个节气如果涉及有脾虚湿重的人,我推荐一款药膳的粥,这粥名字叫茯苓薏米粥, 它的组成是白茯苓、薏仁米、赤小豆,加上芡实米就是鸡头米,但是煮粥它不黏稠,可以加一点儿稻米。如果脾虚比较重可加点小米,这个季节经常喝一点,可以健脾利湿,可帮助解决春困和湿重的问题。

春食采摘野菜要谨慎

此外专家提醒,清明时节,新鲜的野菜种类丰富,包括野生羊肚菌、荠菜、蕨菜等。这些野菜人们不仅爱吃,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采摘野菜需要谨慎,不认识的别乱吃,路边的别乱采,以免误食不熟悉的种类而引发食物中毒,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保护我们的健康

你“踩雷”了吗?

清明节气,呵护健康,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下面这些误区,请务必绕开。

“春补”就等于“大补”对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肯定不对,我们讲春气升发,这种情况下,对这个大补的东西是忌讳的。冬令进补冬天可以补,春天不能大补,如果是脾胃虚弱的人,可以适当做一些调养,清补也不能是大补。因为在大补以后,特别是春季阳气生发,如果用一些大补的药,它可以使阳气过亢,甚至造成肝火上炎, 对人造成伤害,所以春天不能大补,可以清补。

清明前后湿气重 “祛湿”药既减肥又养生对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这也不对,确实是胖人湿气重,但是说祛湿的药能够减肥,这就不对了。祛湿药只是调节体内过余的湿浊,体内湿邪太盛,我们通过一些药物来调理,使脾气健运,通过利湿、化湿、泻湿、排湿把湿给化掉了,这样调节人体脏腑的功能,而跟减肥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不是说利湿的药能减肥。

春季 “轻断食” 可以养生、减肥对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这个也不对。轻断食这个方法,有很多的报道,这里边有一个很大的错误的观念,轻断食是可以的,但是它不是养生的好方法。我们平常就强调,特别是中老年人吃饭七八成饱。不要吃得过饱,这个饱的概念怎么弄呢?到下次吃饭的时候肚子有点咕噜咕噜,想吃饭了,说明你上次吃的量正好,所以这种掌握一个饱的标准很关键。

标签:

生活指南
  • 焦点访谈·足迹丨思路更新 市场广阔

    春节期间大家可以阖家团圆,享受假期、休息娱乐,消费也比平时更多

  • 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2025家装厨卫“焕新”政策发布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等6部门办公厅日前发布

  •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2025年两新政策细则落地。商务部等8部门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

  • 蕙质兰心是什么意思啊?气质如兰什么意思?

    蕙质兰心是什么意思啊?蕙质兰心是错误的,正确是蕙心兰质,意思是蕙

  • 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 全员加力促就业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 秋季学期以来,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

  • 挑起百亿产业 重庆小面线下门店数量已超过8.4万家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11月28日,2024重庆小面推广消费季暨第四届

  • 波兰肖邦音乐大学合唱团开启2024中国巡演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波兰肖邦音乐大学合唱团日前在

  • 2024芒果TV《超级推荐官》总决赛正式启动!

    2024年9月12日,《超级推荐官》总决赛选品会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

  • 中国央行开展1年期MLF操作3000亿元 利率下行0.3个百分点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25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

  • 东博会推动中国—东盟来往愈密 民心更近

    中新网南宁9月21日电(黄令妍)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多年来

  • 天天要闻:商务部:第三届数贸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中新网9月18日电 9月18日,国新办就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有关

  • 打造企业家深度社交平台 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9月12日下午,最新一期2024年银城智谷明星企业家系列活动如期举办,

  • “悟空”带火铁佛寺 小城文旅借势“悟”新机

    中新网晋城9月5日电 题:悟空带火铁佛寺 小城文旅借势悟新机作者

  •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700米码头沉箱安装完成

    中新网海口9月3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 世界即时:央行发行2024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央行票据

    中新网8月21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人民银行于本周三(8月21日)通过

  • 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从源头遏制火患 拒绝杨树 棉絮的“隐形炸弹”-热推荐

    近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天干物燥,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飘散的杨树棉

  • 民生
    • 争夺人机交互标准制定权 多厂商宣布大模型免费开放使用

    • 破18亿!2025春节档总票房再创新高

    • 全国高校首个人工智能艺术学院成立

    • 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广西南宁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