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这个夏天,热浪一波接一波袭来,“极端”高温一再打破历史纪录。而当气候问题已经到了每个普通人都无法回避的程度,ESG真的离我们还遥远吗? 事实上,ESG作为一个将企业行为与社会大众联系在一起的规则,它倡导的,正是企业应发挥资本的力量去解决社会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如今,这一理念,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别无选择。 而对于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金融企业来说,践行ESG理念更是一道“必答题”。如何以更大的社会责任担当、更长久的时间维度、更宽广的视野格局,去更好地平衡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金融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践行绿色发展的金融大军中,就有这样一家银行脱颖而出—— 它,锚定国家“双碳”目标,将“双碳”转型、绿色发展纳入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连续18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明晟ESG评级为A。 它,按照国际标准逐步搭建ESG框架组织体系,明确践行“双碳”战略的路线图,推动资产负债结构、产品服务模式、企业文化等向绿色转型;积极对接国际绿色金融准则,参考PRB、TCFD、IASB等国际框架,完善以ESG为核心的信息披露。2022年成为TCFD支持机构,对标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气候与环境相关风险识别管理能力。 它,以体系化、数字化、可视化方式积极推进绿色银行建设,并以卓有成效创新实践宣示了喜人成果…… 它,就是浦发银行。 “碳”寻转型重塑价值观2022年8月,中国钢铁行业向社会发布《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明确了中国钢铁“双碳”目标和技术实现路径。 为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某钢铁集团下属子公司通过资源整合由钢铁企业转变成为深度服务钢铁及高端装备制造的企业。计划建设包括废钢加工、电炉、材料成型等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3亿元。浦发银行为企业提供9亿元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制造项目建设固定资产贷款,贷款限用于符合绿色信贷的投资支出部分,贷款期限8年,发挥金融助力作用,促进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去年4月,一项迄今为止全国最大规模的碳中和CMBS(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成功落地,引发业内关注。 据悉,这项“中信证券—金茂凯晨2022年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发行规模高达87亿元。而根据环评公司认证,该项碳中和绿色债基础资产涉及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400吨,节能近500吨标准煤当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联合北京分行落地20亿元该项目优先级份额投资,为通过绿色资产证券化支持节能建筑发展,做出了成功探索。 如果说,过去评价一家企业往往是以单纯的财务指标来衡量,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那么,今天作为企业非财务指标的重要体现,ESG不仅成为企业价值观重塑的重要方式,也将是衡量企业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尺。 无疑,浦发银行深谙其中要义。近年来,浦发银行顺应国家战略要求,积极推动双碳战略转型,倾力打造绿色银行,一方面持续推动存量信贷资产“绿化”,不断做大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另一方面,围绕绿色市场需求,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持续推动境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此同时,浦发银行加快科技赋能,推动实现绿色金融数字化管理,并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业务的相关配套制度,有效提升了绿色金融业务质效。 特别是“浦发绿创”品牌的推出,不仅是浦发银行践行ESG理念的一项力举,也是最突出的成果之一。据悉,为持续加强产品服务创新能力,浦发银行通过迭代升级《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3.0》,涵盖了绿色智造、绿色城镇化、绿色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碳金融等六大领域,从而构建起立体式、全流程、全覆盖的“六+N服务体系”,全力服务低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 浦发绿色金融呈现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绿色信贷余额为4271亿元,其中长三角区域绿色信贷余额1656亿元,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1184亿元; 承销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及社会责任类债券合计138.18亿元,其中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金额95.68亿元,独家主承销市场首单碳资产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 累计向215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340亿元,带动碳减排量达80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截至2022年末,浦发银行全行(集团)绿色金融业务规模超过1万亿元,而上述各项业务规模均位居股份制银行同业前列。 正如浦发银行董事长郑杨所说:“持续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推动了更多资金投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清洁能源、固废处理等绿色项目,有力支持了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向“绿色银行”坚定迈进根据浦发银行“十四五”战略规划,“双碳”转型将作为未来全行三大重点转型之一。未来五年,浦发银行将推动“双碳”转型,打造“绿色银行”模式,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金融功能,实现绿色金融领域的新突破。 有目共睹的是,作为ESG理念落实的最直观体现,浦发银行绿色金融创新已从绿色信贷业务逐步拓展到绿色债券、碳金融等多个领域,并形成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体系。而每一次创新的“亮剑”,都昭示着浦发银行朝着“绿色银行”之路的又一次迈进。 去年7月15日,浦发银行伦敦分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举行4亿美元“三年期国际绿色债券”产品上市仪式,并获伦敦证券交易所授予的绿色债券上市纪念章。令人关注的是,本次发行中,不仅债券发行价格是当时中资股份制银行三年期美元债发行的最低信用价差记录,而且6.2倍的认购量、近25亿美元的认购金额,也是当时中资银行美元债发行的最高峰值认购倍数。 去年8月,由浦发银行独家主承销的市场首单碳资产债券“22年皖能源SCP004(碳资产)”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此次发行则创造了四项全国第一:全国第一只“碳资产”标识债券;全国第一只挂钩碳配额收益设计理念的债券产品;全国第一只实现全国碳市场交易和债券市场联动的环境权益浮动利率债券;全国第一只通过挂钩碳配额交易实现投资者市场化激励的债券。 近年来,浦发银行积极顺应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整合传统信贷产品以及并购、债券、股权、银团、撮合等金融工具,全力打造“跨银行间市场、资本市场、碳金融要素市场”的绿色金融超市。 可以看到,全国首单碳排放权(SHEA)、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组合质押融资,以及首单全国碳市场质押贷款业务、区域首笔碳捕集利用项目贷款等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已在浦发银行纷纷落地。 而随着“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绿色主权熊猫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绿色”双概念公司债等的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以及绿色票据投资配置不断加强,浦发银行ESG投资框架日臻完善。 不仅如此,浦发银行还通过加快研发绿色结构性产品,为个人投资者开辟投资绿色资产新路径。而该行发布的“浦银-北极星ESG指数”,作为国内首支经标普认证的覆盖海内外ESG资产的多资产量化指数,对推进“绿色投资”和“绿色财富管理”领域创新,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的创新探索以及绿色服务体系的构建,让浦发银行在支持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竞争优势得到极大的巩固和提升,也让“浦发绿创”品牌进一步做优做强。 绿色运营打造核心竞争力湖州,吉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 7月20日,浦发银行湖州安吉支行正式开业。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银行网点——由于取得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出具的碳抵消证明,它当仁不让地成为浦发银行首家国际、国内双认证的“零碳”银行网点。 细心的人会发现,支行大楼屋顶铺设有约300平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板;楼体墙面则铺设陶土色的光伏组件。据悉,两者合计年发电量可达3W多千瓦,能够基本满足支行70%的用电需求。 走进办公区,环保原材料的装配式墙体,兼具良好的防火隔音性能;全热交换器的安装,在换气的同时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而智能开关、智能空开等设备,通过智慧用电降低能耗;双碳数智平台还能对网点能耗进行管理,降低能源损失…… 作为绿色金融专营网点,安吉支行可谓是“浦发绿创”的又一个“样板间”。事实上,在绿色低碳运营方面,近年来浦发银行“碳中和”网点建设可谓屡屡取得新突破—— 在上海,数字化赋能,研发用电控碳可视化管理平台,于外滩12号浦发银行总行大楼上线环境信息智能监测平台,推进办公基础环境实时监测和节能减排可视化;上海分行辖内张江科技支行、闵行支行与崇明支行则获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认证的“碳中和”证书; 在广州,浦发银行打造的“碳中和”网点花都支行,以及绿色金融特色网点广州期货交易所支行,为湾区发展注入了“绿色基因”; 在深圳,浦发银行益田支行成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见证下的深圳市首家年度运营碳中和网点; 在河南,郑州分行试点推行“浦云碳控”智能管理平台,通过对中央空调等高耗能设备的监测,减少无效用电,网点平均节能15%以上…… “浦发银行绿色创新、低碳转型之所以进展迅速,无不得益于绿色金融治理体系的日益完善,ESG已成为全行顶层架构的重要部分。”据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在董事会层面成立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高管层成立绿色金融业务推进委员会,总分行成立投资银行部(绿色金融部),从而形成跨部门的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 与此同时,浦发银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风险管理机制,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去年,该行成立环境风险管控中心,将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范畴。同时,深入开展环境与气候风险领域研究,形成多份调研报告及工作规划,并推动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要求在全行信贷政策中体现。 而作为金融机构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又一积极探索,去年9月,浦发银行正式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支持机构,按照国际标准管理和披露“双碳”信息。2022年明晟公布ESG评级结果,浦发银行提升至A。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