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玟控诉《中国好声音》的录音曝光后,该事件的热度就持续居高不下,与之相关的各类词条接连霸榜热搜,可谓是路人皆知了。
(资料图)
不足为外人道也
平心而论,作为一名旁观者,个人对于录音中提及的内容暂时不便评价,源于未知事件的全貌。实事求是,《中国好声音》近些年的风评的确不佳,而且屡次传出存在黑幕。即便是路人,恐怕也略有耳闻,出道长达30年的李玟,对此不可能完全不知情。既然知情,又的确无法接受《中国好声音》的运作模式,李玟为什么还要接受邀请呢?
之所以有此一问,并非在质疑李玟,只是想借此说明,关于李玟和《中国好声音》之间的恩怨纠葛,其中肯定有诸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情,大家不要轻易被舆情给裹挟了。
死者为大
说到舆情,在李玟录音事件中似乎是看到了人为的刻意引导,相当一部分人在痛斥《中国好声音》之时,随后会立马补一句李玟已然离世的评论。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在潜移默化中,将李玟的离世与李玟录音事件进行了关联,实现了拱火于无形之中。
因为在国人的文化中,死者为大,由此甚至衍生出了一些过于情绪化的认知,例如与死者生前有过矛盾之人皆非善类。譬如那英,当年确实淘汰了姚贝娜,但姚贝娜的离世与那英并没有任何关系,可至今还有人为姚贝娜的离世而痛骂那英,其中不乏要求那英以死谢罪的偏激之声。
男女对立
这就是舆情引导,假借死者为大之名,行扩大舆论影响之实,本质上是一种新闻传播的技巧。当然了,类似的手法还有很多,例如“唐山打人事件”。平心而论,地痞流氓欺压民众的事件多不胜数,各家媒体也时常报道,但热度皆不及“唐山打人事件”。究其原因,在“唐山打人事件”传播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了施暴者为男性、受害者为女性,一下子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毕竟两性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但相较于李玟录音事件,“唐山打人事件”在传播过程中使用的舆情引导,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由于舆情引导运用得当,使得“唐山打人事件”家喻户晓,从而推动了唐山当地的扫黑除恶行动,不失为一件好事儿。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由“唐山打人事件”催生出了不和谐的声音,一小撮人借机煽动男女对立的情绪,其中就包括了女演员张雨绮。在其的发文中,硬是将几个地痞流氓的恶行归罪于全体中国男性,如此偏颇的言论竟然赢得了不少女性网友的赞同,足见舆情引导是一把双刃剑,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样破坏力十足。
结语
言归正传,说回李玟录音事件,浙江广电表示已经在着手调查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结论。若《中国好声音》确有该罚之处,相关责任人注定难逃其咎,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对于广大网友而言,尤其是李玟的粉丝,不该将失去偶像的悲痛化为戾气,然后肆意发泄。纵使《中国好声音》有错,也与李玟的离世无关,发声也好、控诉也罢,终究要就事论事。一定不能以死者为大之名,越俎代庖替李玟怼天怼地怼空气,否则必然会迷失在舆情引导之中,丢掉正常人该有的理智思考。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标签: